第二届上海国际航运周开幕式暨第八届国际航运战略峰会
12月4日,由中伦敦金融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伦敦海事服务协会主办,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鲁能集团作为支持单位,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作为承办单位的第二届上海国际航运周开幕式暨第八届国际航运战略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航运新浪潮The Turning Tide”。本次峰会出席上午场的嘉宾有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叶国标,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主任辛雅琴,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陆启星,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处长姚文华,英国海事局局长白涛舸,挪威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尹克婷,丹麦大使馆商务参赞晏森等。下午分别举行了豪华邮轮专场和智能航运专场,来自各国的航运政商领袖、行业专家分享观点,激荡思想,展现了一场航运界的盛宴。
辛雅琴表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伦敦金融城、伦敦海事服务协会合作举办的国际航运战略研讨会,从2010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年。期间,研讨会多国政要的参与程度、高质量的活动内容、前瞻性的讨论议题受到国内外航运业界的普遍关注,现已成为伦敦金融城和浦东新区在航运领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成功推动了多项中英航运合作项目的落户和发展。
辛雅琴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随着我国进一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传统航运和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等相结合,已成为航运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本届研讨会把握时代脉搏,以“航运新浪潮”为主题,聚焦海洋新能源、豪华邮轮、智能航运、航运大数据等全球航运发展的战略前沿和最新动态,精心安排了主旨演讲和专题讨论,旨在给在座诸位嘉宾提供最新国际航运咨询和业界合作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浦东新区作为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在承接国家战略中、在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中,在完善与国际投资贸易惯例接轨的投资环境,在航运功能创新和海事技术研发领域都作出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
辛雅琴强调,浦东新区将围绕沿海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带、沿江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带和浦东航空经济集聚区, “两带一区”来拓展航运发展蓝图。紧紧抓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机遇,努力打造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为开放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际国内最好水平,加快吸引更多国际国内高端航运市场主体在浦东的集聚,提高国际化航运专业服务能力。
浦东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交流平台上,找到业务伙伴、拓展合作空间,引发新思路、应用新技术、开创新市场。
徐国毅表示,作为此次上海国际航运周的开幕主论坛国际航运战略峰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它不仅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海运界增进交流、加强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也成为中西方航运智库深度对话的重要载体。
2017年,全球经济进入缓慢复苏周期,上行力度开始增强。仅在一年以前,世界经济还面临着增长停滞和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今天,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复苏换挡的关键阶段,实现了从“脆弱慢增长”向“稳徤快发展”的趋向性状态转换。
2017年,在企业整合联盟的影响下,航线运力整合加快,市场运力投放得到控制,国际集运市场效益明显改善。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在基建投资支撑、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中国供给侧改革持续发力等的影响下,步入调整上行阶段。回望国际航运市场,隨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以及船舶运力增长的增速下降,供需失衡的现象将会有所改善,但同时也对后续需求复苏的新动力提出了要求。
徐国毅强调,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航运景气指数来看,2017年航运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向好,船舶运输企业对市场持乐观态度。2017年以来,企业运力投放控制相对适宜,市场运价与企业盈利情况大幅好转。集装箱班轮企业经营情况温和上涨,干散货运输企业运费收入及盈利情况大幅提升,并于2017年第三季步入非常景气的区间,航运企业对市场信心大增。另外邮轮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航运业和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对中国未来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在 “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框架下,对航运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要求我们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要走以科技为引领的转型升级之路。
徐国毅认为,绿色航运给航运界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予了新机遇。IMO防污染规则从以前单纯的关注海洋向海空一体化的立体方向发展,船舶排放控制区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方案实施一年多以来,港口空气质量持续向好,部分港区硫氧、氮氧化物的降幅明显,为控制船舶大气污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从技术层面来讲,以各种新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为航运业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互联网+ ”概念的渗透、无人控制技术的应用等等,都为港航产业带来了新机遇。放眼国际,港口自动化和智慧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一领域,中国港口建设走在世界前沿。洋山四期智能全自动化码头将于年底投入营运。
姚文华认为,十三五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进入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新的阶段,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是在发展港口吞吐量等传统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向智慧港口、绿色港口转型。二是在着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三是拓展航运制度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营商环境建设。下阶段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建设上海自由贸易港,继续朝着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的国际航运中心努力。
姚文华表示,近期,国际航运市场有了复苏的迹象,上海航运保险国际论坛、第19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和本次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性航运盛会相继在上海举办,可以说是好事连连。希望各参会嘉宾围绕“国际航运新浪潮”这一主题碰撞出新的火花,贡献出新的真知灼见,共同拓展我们国际航运业新的发展空间。
致辞之后,会议进行了系列“一带一路”航运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包括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协会、伦敦海事经济培训学院、剑桥海事学院、挪威海事培训学院、德国物流联盟、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上海航运金融产业基地代表共同签约国际航运高端商务培训平台合作,马士基船舶买卖租赁有限公司、普丰欧洲有限公司、中商投安港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上海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签约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上海海洋与能源产业发展基金。
随后,瑞银集团中国区战略委员会主席钱于军,马士基船舶租赁及新能源项目全球总裁Torben Oerting Jorgensen,劳氏船级社中国区副总裁林立,英士律师事务所张浩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全国航运市场的展望及机遇,深入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航运投融资机会, 共同展望造船业、航运业的未来。
下午的峰会分别举行了豪华邮轮专场和智能航运专场,途牛邮轮总经理刘建斌, Ulstein 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Johannes Are Røren,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工作组负责人蔡玉良,临港海洋高新总经理王剑等来自中外的重量级嘉宾热议豪华游轮市场需求、制造亮点、设计趋势、内装涉及以及安全标准等。智能航运专场聚焦无人船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航运操作领域以及大数据在航运领域的应用等业界聚焦议题。
延伸阅读一
上海国际航运周介绍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上海国际航运周“亮”全球开放态度
一批上海自贸区航运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地处“一带一路”的出海口,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桥头堡的地位得天独厚,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与自贸区开放合作政策快速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对亚太地区航运业态产生颠覆性影响。加深全球航运资源互通,正成为国内外顶尖航运巨头的期盼。
今年12月3日-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航运周在浦东举行。全球航运要素机构汇集,在一周内集中向世界亮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方位的开放态度。
汇集全球顶尖航运商务系列活动
2016年,上海国际航运周首次落地,五天内共举办各类论坛、交流及相关活动20余场,全球知名演讲嘉宾超过50位,吸引10余个国家近3000人次的航运政商领袖、行业专家参加,超过60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新闻点击量超过了200万次。
此次,上海国际航运周再次“扩容”,除了得到伦敦国际航运周发起方伦敦海事服务协会、英国金融业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外,荷兰、挪威、丹麦等驻沪领馆以及德国、香港、希腊、迪拜等重要的航运组织也表达了积极的响应。上海国际航运周期间,将举办英国日、挪威日等活动,加深上海与全球航运中心的交流。
据了解,在活动设置上,本届航运周涵盖第八届国际航运战略峰会、航运大数据高峰论坛、航运商业保理产品研讨会、海洋工程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北欧技术和投融资研讨会、航运信息技术主管大会、海上风电创新上海国际论坛等20余场航运活动,将以更具活力、更加包容、更为开放的形式,在上海展开系列全球顶尖航运商务活动。
其中,第八届国际航运战略峰会作为上海国际航运周的开幕主论坛,从2009年开始已延续了8年,其高质量的活动内容、切合时代的活动主题,对于促进航运界的国际交流、探讨航运行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国际航运战略峰会也已经成为航运行业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峰会上,涵盖豪华邮轮专场,与会嘉宾将热议市场需求变化、制造新亮点、设计新趋势、安全标准研究等。智能航运专场则将深探无人船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航运操作领域的应用等业界聚焦议题。
本届上海国际航运周开幕式暨第八届国际航运战略峰会由上海航运金融产业基地承办,伦敦金融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伦敦海事服务协会主办,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单位支持。
在本次国际航运战略峰会上,“一带一路” 及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投融资机会;全球经贸或大宗商品交易对航运业的影响;全球集装箱航运业发展新机遇及未来展望等国内航运业界关注热点也将深入探讨。
对标国际 一批“重磅”项目落地上海自贸区
不少专家认为,在全球贸易越来越集中到争夺价值链核心环节的今天, “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战略推动的重要驱动力,而自由贸易港则是中国深度嵌入全球贸易链与资本价值链的“黄金枢纽”。
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提出的建设“自由贸易港区”。中共十九大报告又提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再次推高人们对自由贸易港的期待。
在本届上海国际航运周上,一批上海自贸区航运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包括国际航运高端商务培训平台合作、“一带一路”泛航运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和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启动等,涵盖投融资服务、海洋产业基金、高端人才发展、技术创新服务等多个领域。
去年1月,首个由国内最具权威的航运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与全球唯一被认可的航运职业标准机构—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学会(ICS)联合认定的高端航运人才培训“互认”模式试点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其实体培训地点位于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内。通过近两年的试点,一大批国内学员获得“中英高端航运人才发展计划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在前期的基础上,国际航运高端商务培训平台合作宣告正式落地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交通部委托该基地再次扩展行业范围,引入更多的机构。
据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首席执行官张兵华介绍,包括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协会(Institute of Chartered Shipbrokers)、伦敦海事经济培训学院(Maritime Economy Training Limited)、剑桥海事学院(Cambridge Maritime Academy)、挪威海事培训学院(Norasian AS)、德国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 Germany)等多个国际高端培训领域机构将聚合在此,拓展高端航运人才培养“互认”的学科范围,扩容高端航运人才的培训内容。
促全国沿海港口重要城市“互联互通”
据介绍,本次航运周,除了延续国际化开放外,通过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的“互联互通”,国内一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也不断推进与上海的合作。
以东北亚重要港口青岛港为依托,青岛成功跻身国际航运中心行列,并提出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在此次上海航运周内,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与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签署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如携手浦发银行成立“青岛邮轮产业发展基金”;并与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产学研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一系列合作意味着,未来上海航运中心将与青岛航运中心建设在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产学研融合。
探索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与金融联合发展,正在逐步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之一。
而“一带一路”是中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其战略布局的内涵及外延丰富。其中在资金融通方面,上海自贸区更将大有作为。
在此背景下,已经集聚一批国际资源的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跨前一步,探索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携手相关资本方,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泛航运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提供海内外泛航运领域项目资源的对接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资本流动。
打造高端航运要素集聚高地,建设沿海航运中心网络
据悉,落地浦东的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基地目前已有英国皇家特许船舶经纪协会 (ICS)、英国伦敦海事服务协会(Maritime London)、国际海事工程与技术公会(IMarEST)、国际船舶导航通讯协会(CIRM)、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协会(RINA)、上海海洋与能源产业基金(筹)等国际顶尖机构陆续签约入驻;落户企业涵盖格雷格船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和时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百力马艾斯盟船舶经纪有限公司、拉维尼亚希腊海运集团等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并被列入《 2017年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工作》、《 2017年浦东新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工作》。
而其也在不断延伸“触角”,在全国复刻模式,除了在浦东拓展上海临港二期(专注海洋工程、智能制造领域)外,沿海航运中心三期网络布局将涵盖山东青岛、天津东疆、广东南沙、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等全国沿海沿江重点城市。
根据规划,3年内,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将以上海为中心,开拓与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城市在航运产业地产和投资促进领域的合作,最终成为联通全球、辐射全国的、航运产业专属 “枢纽”。
根据《“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中,对标上述要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格局已基本确立,未来要重点打造更开放、更融合、服务功能更完善的国际航运中心。
业界认为,伴随着“自贸春风”及“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必备的高端要素正逐步汇聚上海,不但成为物理空间上的集聚中心,诸如上海国际航运周此类国际航运高端活动也逐步聚拢,提升着本土航运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水平。
延伸阅读二
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介绍
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是一个秉承独立第三方原则的平台性机构,主要通过集聚航运和金融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和机构,并提供相应的公共空间、行业交流和投资等服务,打造一站式产业平台,为行业上下游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商业机会。
(来源于陆家嘴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