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贸易数字化进程加速,电子提单作为航运单证无纸化的核心载体,其法律效力认定、实践应用场景及国际规则适配性已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为帮助会员单位深入理解电子提单在实务中的操作要点,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交流/培训专委会于2025年7月21日下午召开第八期航运保险服务能效提升系列讲座,主题为“浅析电子提单在实践应用中的法律问题与挑战”,特邀招商轮船法律风控部副总经理何熠明先生担任主讲嘉宾,来自会员单位的40余位代表参加。
何熠明先生围绕电子提单的全球立法、合同路径及未来挑战展开分享。他以联合国《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确立的提单“功能等同、技术中立、不歧视原则”三重属性为核心,介绍了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的立法实践——新加坡通过《电子交易修正法案》确立电子可转让记录的“功能等同”效力,英国《2023年电子贸易单证法》突破普通法限制赋予电子单证“占有”属性,为电子提单的跨境流通提供了法律支撑。
同时,他详细分析了我国《海商法(修订草案)》中“电子运输记录”专节的相关内容,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在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领域的地方立法探索,勾勒出电子提单的法律框架与发展趋势。
此外,讲座还深入探讨了电子提单在实践中的合同路径与行业协作机制。何熠明先生指出,在全球立法尚未统一的背景下,行业通过 BIMCO标准条款、平台用户协议等合同约定确认电子提单效力,国际保赔协会集团(IG)的审批则为电子提单平台提供了重要公信力支撑。但同时,电子提单仍面临“数据孤岛”“跨平台互操作性”等现实挑战,他介绍了新加坡TradeTrust平台、数字集装箱航运协会(DCSA)的创新尝试,并结合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应用难点,提出了法律、技术与商业逻辑协同创新的解决思路。
本次讲座为行业应对电子提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清晰指引,供会员单位参考学习。协会将持续聚焦航运数字化热点,通过系列讲座搭建交流平台,助力行业把握转型趋势,全面提升航运保险服务效能。